第05:文化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9月22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山石工

  □ 黄亦白 文/图

  黄山每个开发建设时期都少不了一个群体的身影,他们就是黄山石工。如果说其他地方也有石工,甚至规模远大于黄山,那么我要说,黄山峰峦叠嶂、壁立千仞,黄山石工作为悬崖绝壁上的“舞者”,绝非其他地方所能比拟。

  石工施工难度最大、要求最高的当属在悬崖绝壁上镌刻文字,也就是摩崖石刻了。目前,黄山有石刻碑刻320多处,有行有篆、有大有小,有高有低。细心的游客会问,这些字是怎样刻上去的?实际上,多数石刻相对容易,少数则非常困难,不说确保工艺完美,就是自身安全都难以保障,稍有疏忽,可能会跌下万丈深渊,粉身碎骨。

  在访问黄山老石匠的过程中,他们说出一些祖辈父辈多年实践中摸索出来鲜为人知的做法。镌刻前,石工需要从悬崖顶上用绳索将自己放到合适位置,所用绳索很有讲究。在没有海绳之前,很早就有了麻绳,但麻绳不仅成本高,关键在于长时间在岩石上移动容易磨断。为此,石工们想到用几股竹篾绞在一起编成绳子,成本低,还不易磨损。需要悬崖上固定站位时,先用錾子打眼,再选用本地常见的檵木做桩,脚可以踩在桩木上施工。檵木质地密、坚硬,不易折断,且有直有弯,打入洞罅后稳定性好。受地形地貌影响,遇到右手边无法使锤时,必须左右手作用互换,称之为“反手锤”,要想技高一筹就必须掌握这门技术。

  黄山的摩崖石刻近一半形成于明清,近三分之一形成于民国,其他为新中国成立之后。1990年,黄山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后,不允许再有新的石刻。明清时期,许多石刻留下来了,题写人姓名也留下来了,而施工者却不为人知。目前,我们只知道民国以后的镌刻施工人。

  在紫云村,石工称作石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们因灾从怀宁、潜山、枞阳、桐城、庐江等地逃荒来到黄山。石工队伍将近三十人,共有四个班头,能参与摩崖石刻的属技术过硬的佼佼者。宣庆发读过私塾,有一定文化,不少工程由他领头承包施工,包括在青鸾峰绝壁上镌刻“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参与者还有胡义和、朱为玉、朱立宗、戴玉松、杨积财、刘日恒等。新中国成立以后,胡义和逐步成为黄山石工队伍的领头人。黄山石匠中,子承父业的很少,何绍武曾是紫云村最早的石匠之一,第二代石匠何振汉今年已经八十五岁,温泉地区溪流中“白云溪”三字为其所写,并与戴根玖等三人所刻,《黄山摩崖石刻》一书中虽有记载,却没有注明题刻者和施工人。现在,何振汉的石匠手艺正在失传。

  房屋建设同样需要石工有较高的技艺。上世纪50年代建设的黄山宾馆、游泳池、工人疗养院等建筑物,一层墙体全部为麻石条。北海宾馆主楼更是一至三层墙体全用麻石条砌成,成为黄山经典建筑。近年来在全面改造时,上级建设主管部门审批方案特别要求,不管其他部位怎么改建,这一面石头墙有象征意义,不允许有任何改变,拆下来按原样重砌也不行。

  黄山石桥很多。白龙桥、紫云桥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建成平桥,40年代改建为拱桥。建设拱桥不仅需要增加投资,技术难度也明显增大,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公式计算石块之间的受力情况,确定桥梁跨度等指标,过去黄山石工纯粹凭经验施工。白龙桥的两边八字形开口的设计和石柱处理,更充分体现了黄山石匠聪明才智。

  黄山西大门的吊桥庵,很多人写成“钓桥庵”,他们可能不知道其来历。西大门溪流众多,因地势陡峭,河道狭窄,建设桥梁时,更需要考虑其河道断面行洪能力。所以,拱桥建得较高。老百姓觉得这样的桥就像吊起来一样,故称之为吊桥。对于石匠来说,这种桥的建设难度比普通拱桥还要大一些。

  黄山老年人知道,北大门沟村曾有一个石匠叫何本来,技术过硬,手艺又快又好,也是江北怀宁人。民国时期,他参与承包了不少建设项目,尤其是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包括前面所述白龙桥工程,还有半山寺、排云亭、立马亭等。现在沟村村史馆里专门有介绍他的情况,他育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外地,没有当石匠。小儿子何振明,继承父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参与了黄山不少建筑施工。今年已七十三岁的他,虽然家里还存放着手锤、对锤、錾子、錾斧、钢牢、钢撬、背篓等几十件工具,偶尔也干一些石工活,但体力已跟不上,关键是现代建筑不需要过去的石匠手艺了。

  与建房、筑桥相比,技术含量稍低的还有修建蹬道、护栏,以及砌塝修渠。这些工程对于石匠来说,工艺差不多。

  开石是第一道工序。石匠常说的“打石”主要是开制成型石块。过去大多数情况下,黄山建筑都就地取材,尤其是石料,河溪中有很多从山上滚落的石块。取料时,先看石头纹理,选准开石方向,用钢錾同时打眼若干,此时需注意平衡用力,不然容易出废品。开出来的石块可能很平整,称为“平花”,不够平整的,称为“折花”,两种块石有不同用途。

  石块运输也有些讲究。其他地方可以通过车辆、水运解决运输问题,即便是几百年前也可以用独轮车等人力交通工具,但黄山不行,受地势影响,石块运输全靠人力搬运。黄山人根据不同的地形和石块大小,有的“平杠”抬运,有的“顶杠”抬运。“平杠”是用铁链兜住石块,若干人左右两边直腰抬着走;“顶杠”是用一米长的短杠,左右两边人肩膀顶肩膀斜身抬着走。

  黄山几乎没有平地,涉及建筑的地方都需要砌塝、砌排水渠。

  原始砌筑石塝的方法为干砌,石块之间完全靠咬合固定,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手艺不好的,时间稍长石塝便起鼓,或塌方,甚至边砌边倒。在长期实践中,石工们摸索出“插科”“排科”两种砌方的要领。所谓“插科”,就是石块以菱形方式排列,“排科”就是石块按正方形或长方形方式排列,但“排科”必须“压缝”,以增强石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当然,水泥使用普及后,石工们多数改用浆砌,通过水泥的粘合作用,使石塝更加牢固,但其影响排水的缺点也不言而喻。社会发展到现在,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浆砌石块又正在被混凝土板墙所代替。

  随着黄山紫云村老一代石匠退出历史舞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以浙江温岭朱士连施工队为主,包括安庆王义和、王兴旺施工队陆续进入黄山,他们主要修筑蹬道、栈道、观景平台。这些石工同样技术精湛,尤其在游道选线方面,经验非常丰富。如天都新道、西海大峡谷游道、邀月亭等工程施工,不仅质量好,观景效果更好。现在,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小的施工工程仍然有,施工队伍已不需要很多传统意义上的石匠,不少工程以混凝土代替了石材,必须用的麻石,则从外地购买成品,通过索道运送上山,少量块石以重复使用为主。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们可以看到当年黄山石工的形象:古铜色脸庞,佝偻着身腰,锯齿般大手,前倾的膝盖,外八字步伐,仔细再看,身体的不同部位都可能有大小不一的疤痕,还有看不见的内伤……就是这样一群人,用他们的坚韧、用他们的艰辛、用他们的智慧,建设了美丽的黄山,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都能欣赏、都方便欣赏黄山的绝美风光,而自己在默默奉献。

  本来此文应当结束了,猛然间想起有一位著名诗人曾写过一首《黄山石工》的现代诗,最后几句这样写道:

  凿石声声,

  叮咛声声,

  游人渐行渐远,

  载去了黄山的深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时事·广告
   第04版:公益广告
   第05版:文化艺术
   第06版:理论
   第07版:万家灯火
   第08版:健康·社区
少儿展演庆中秋
“诗意黄山”邂逅“梦幻上海”
陶行知“朋友圈”故居
黄山石工
黄山日报文化艺术05黄山石工 2021-09-22 2 2021年09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