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1月04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个人都了不起

  编者按:“从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从科研人员到社区工作者,从志愿者到工程建设者,从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青年一代,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

  寒冷的冬夜,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温暖而有力,让每一个2020的亲历者都充满自豪又激情澎湃。不管你是抗疫一线的医生,还是基层社区的工作者;不管你是人民子弟兵,还是一名刚刚脱贫的贫困户,你都将从这句真挚的“点赞”中得到力量,得到勇气,从而再次鼓起乘风破浪的风帆。

  2020,我们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每个人都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2021,我们还将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带着这份“了不起”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吴文辉:在平凡岗位延续伟大抗疫精神

  1月1日上午,吴文辉早早来到病区,参加例行查房,询问患者病情变化,明确下一步治疗方案。作为市医院急诊科一名主治医师,他担负着急诊重症监护病区患者的救治任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救死扶伤的天职。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在各地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新年贺词中的这些语句,让吴文辉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刚刚过去的2020年,对我来说,确实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吴文辉义无反顾奔赴武汉抗疫一线,与其他无数抗疫英雄一起,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抗疫史诗。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一名有着15年党龄的党员,吴文辉第一时间向医院党委请战,要求加入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去,为夺取疫情防控全面胜利作出贡献。

  2020年2月20日,吴文辉临危受命、逆行出征,加入我市第四批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用血肉之躯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到达武汉后,他进入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参与整建制接管一个重症病区。

  吴文辉说,在重症病区,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医护人员每天开展呼吸道采样、吸痰、气管插管、静脉穿刺等治疗和操作,经常与患者面对面、零距离接触,感染风险极大。仅2月27日,他所在病区就收治12名重症患者。

  经过1个多月的日夜奋战,吴文辉和队友们圆满完成援鄂任务。短暂休整后,他从不凡回归平淡,重新回到熟悉的工作岗位,继续奋战在急诊急救的最前沿,为患者解除病痛、送去健康,努力践行“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铮铮誓言。

  吴文辉说,争分夺秒救治危重患者,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永远是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奋斗,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让胸前的党徽更加熠熠生辉。” ·许 晟·

  陆先生:希望早日驱散疫情阴霾

  1月1日,陆先生一家离开武汉,回老家给父亲过生日。他说,在武汉,现在人们去公共场所,几乎人人戴口罩,防护意识都比较强,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向所有不幸感染的病患者表示慰问!向所有平凡的英雄致敬!”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的这些话,让陆先生感慨万千。他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这份慰问特别暖心,这份致敬特别感人。

  陆先生是武汉人,在当地一家医院工作。2020年1月22日,陆先生与妻儿从武汉自驾来屯溪,准备在岳父母家过春节。当时,武汉已出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趋于严峻。

  抵达屯溪后不久,陆先生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1月24日,他被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入院。紧接着,他从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转为确诊病例。住院期间,他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救治。

  高烧不退,护士帮他做物理降温;背部僵痛,护士帮他拍后背;想吃水果,疾控人员帮他买来送来。看到无数抗疫英雄无惧病毒、无私奉献,陆先生感慨道,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出院那天,陆先生对医护人员深深鞠躬。他说,那一刻,再多的话,都是无力的。鞠一个躬,更能表达自己的感激心情。“他们真正做到了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回到武汉,这种感触更加深刻。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其中,有白衣天使、人民子弟兵,有科研人员、社区工作者,有志愿者、工程建设者,也有古稀老人、“90后”和“00后”。

  陆先生说,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的背后,有武汉人民付出的巨大牺牲与代价,更有全国各地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全力以赴、无私奉献的强大力量,凸显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新的一年,我要在工作岗位上做好后勤保障,配合医院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早日彻底驱散疫情的阴云。”陆先生说,“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坚持做到自觉佩戴口罩。年关在即,我们都希望过一个幸福美满的春节。”

  ·许 晟·

  王心露:坚守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0年,我们全力以赴战疫情、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始终奋战在一线,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百姓的‘安全指数’,赢得群众的‘幸福指数’,交出了一张合格的‘平安答卷’。”1月2日,在黄山市公安局荷花池派出所,黄山市青年志愿者、值班民警王心露告诉记者,2020年这一年,战“疫”主题贯穿始终,执法办案日拱一卒,“当然,作为一名坚守一线办案的民警,在新的一年里,还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

  王心露说,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屯溪区公安民警闻令而动,来不及舒缓一年疲惫,来不及团聚一家老小,在大年三十全部集结到位,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疫情防控中。“我记得从鼠年大年初一开始,屯溪公安分局便调集一辆电动警务车,作为流动警务室驻守在荷花池派出所辖区的黄山火车站一带,全力防范疫情风险,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优势,协助铁路、卫健部门对往来人员及密切接触群体进行全面排查,及时纳入医疗救治管控视线。”王心露告诉记者。

  作为荷花池派出所分管案件的副所长,他还是不忘关注破案主业,深入进行挖积案、控发案、办好案等工作,“2020年3月初,我们在梳理一起涉恶案件,追踪涉案的一名男子时,发现他人在西非。于是,通过反复做工作,这名男子决定投案自首。3月中旬,该男子从上海海关入境。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加之境外疫情呈现蔓延势头,严把人员、车辆输入关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该男子到达高铁黄山北站,按照防疫要求转运其前往防疫隔离点时,与其近距离接触是免不了的!当时,所里有年轻的民警、辅警积极主动,自告奋勇去完成这一任务时,考虑到存在可能的高风险,我便谢绝他们的好意,而是勇于担当、挺身而出,担负起这名入境嫌疑人员的转送检查、健康监测、集中隔离等工作。”王心露说,2020年的确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他们从一个战场奔赴另一个战场,战“疫”、战汛、开展冬猎、发起春季攻势、春净、秋风一号、二号等、闪电、铸盾江淮 守护平安等系列行动,往往是枕戈待旦、连续奋战,维护市中心城区的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展望2021年,王心露说他身为基层民警,将喜迎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坚守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努力把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好,用更高的执法办案水平维护公平正义,用初心和书写奉献责任和担当。 ·姚大盛·

  程敏:为社区群众营造幸福和谐生活环境

  1月2日,虽是元旦假期,但休宁县万宁社区党委书记程敏依然不闲着。到社区巡查、查看值班情况,叮嘱志愿者为困难人群提供帮助……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程敏感慨:“我们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工作岗位上努力拼搏奉献,才能不辜负最美的芳华。

  回想2020年,程敏感慨这一年极其不易。

  这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主动放弃休假,第一时间奔赴辖区内各个小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摸排外来人员,为密切接触者提供生活保障等。辖区20877名居民积极响应国家号令,主动居家,拒绝外出。小到青年大学生,大到80多岁的老党员,100余名志愿者日夜坚守,阻击疫情。这正如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中说的: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

  这一年,万宁社区在文明创建和社区治理上取得了不俗成绩。广大党员和群众志愿者主动充当文明创建、文明社区建设的主力军,上千名志愿者默默付出,无私奉献。一年来,社区先后组织开展“灾后防疫消毒”、环境保洁进小区等活动25次,清理垃圾32车,清理牛皮癣125处,美化了小区环境,提升了小区环境品质。“百家宴”“写春联送祝福”“别样暖冬·集体生日会”“暖冬·趣味运动会”等32场文娱活动,进一步拉近了邻里关系,增强了邻里感情,为和谐幸福社区建设打下坚固基石。

  程敏表示:万宁作为休宁县区域面积最大,管辖范围最广,涉及两个行政区划管辖的社区,将进一步探索“五色五治”工作法,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为辖区居民营造幸福、和谐、安康的生活环境。 ·钟 伟·

  刘磊: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

  2020年7月,我市遭受了五十年一遇的洪涝灾害,歙县高考因故推迟。危急时刻,驻黄武警支队官兵挺身而出,逆向而行,在完成受灾群众转移任务后第一时间转战考场,为高考考生保驾护航。

  “连续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对歙县考生影响最为严重,高考第一天由于洪水漫城,2个考点大部分考生无法按时到达,语文和数学延期至9日考试,通往考场的路满是积水和泥泞。”参与抢险的黄山武警支队四级军士长刘磊告诉记者。武警官兵担心考生淋雨影响考试发挥,官兵们人手一把雨伞,为考生搭起了“爱心长廊”,考生们用一个个并不标准的“军礼”向他们致敬,令不少现场战士红了眼眶;一考生因脚部骨折无法行走,他们采取人力交替背负的方式,连续两天将其由家中接往考场,绝不让考生因伤耽搁一场考试;翌日气温炎热,因担心考生和家长发生脱水和中暑等突发情况,他们在做好执勤工作的基础上,设立便民服务站,发放防暑降温药品,及时将突发中暑症状的考生搀扶救治;当考生家长们为官兵撑起遮阳伞,替他们擦去额角的汗水时,浓浓的军民鱼水情在此刻交融。7月9日下午,最后一场考试结束后,歙县二中考点的考生纷纷走出考点,显得比较轻松,部分考生开心地与执勤的武警官兵击起了掌并鞠躬致谢,大声说“你们辛苦了”,武警则以敬礼回应,这一幕感动无数人!

  “高考结束后,学生们走出考场时开心的笑容,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脑海中,那一刻自发的鞠躬感谢,是给我们的最高礼遇;那一面鲜红的锦旗,是对我们的最美褒奖!”刘磊说,他也曾经历过高考,明白这一天对于奋斗了三载的青年学生是多么重要,为此,更加坚定了官兵们驱散洪魔、护航高考的决心。

  “这是我2020年最难忘的事。2021年我们会继续坚守在任务一线,不忘为民初心、锤炼过硬本领,忠实履行使命,驻一方土地,保一方平安。”没错,洪水无情,人间有爱,群众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武警战士的身影。 ·樊成柱·

  李霞:乡村振兴中,我愿继续服务百姓

  “王国鑫鱼塘旁边已经安装了监控。”新年第一天,休宁县汪村镇田里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常务副队长李霞欣慰地说,去年8月,该村石屋坑组2016年度脱贫户王国鑫反映,他家鱼塘偷盗现象时有发生。她知情后,即与工作队员积极协调,采取镇村及有关部门支持一点、自筹一点等方式安装监控,并力争将费用降到最低,实现了王国鑫的微心愿。

  去年5月,时任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的李霞到田里帮扶。田里是一个以林茶收入为主的山区贫困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7户225人。47岁的王国鑫眼部残疾,以前靠打零工、种茶维持生计,年收入不足万元,现与88岁的老母相依为伴。2015年,驻村扶贫工作队帮他修建2口鱼塘,鼓励他养殖泉水鱼。为助力消费扶贫,李霞与同事联系帮扶单位市水利局、市体育局、市老干局、休宁县纪委监委,购买村里包括王国鑫户在内的泉水鱼,有效解决卖鱼难。

  遇贫困户有困难,她以一名女性的细腻情感关爱备至。曾菊德患内风湿性关节炎,因未办慢性病证,无法报销。她仔细讲解政策,并帮助收集材料,找卫生院出证明,送镇政府审核,终办妥证件。“她不能接触冷水,我给她买了手套。我因有位亲戚和她得了一样的病,我有空就跟她转述防治经验。”李霞说,曾菊德的病情如今控制得不错。张福海原住树皮屋,冬天风吹进,冷。她忙前忙后,帮着申请房屋改造,终获补助2万元,让其住上新房。她个人送上400元的红包,还常帮忙卖该户的苞芦松、糍粑等土特产。

  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帮贫困户解决临时困难;围绕核心指标排查整改,涉及“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力推基础设施建设;落实边缘户帮扶制度;制作帮扶明白卡,强化干部包户;组织党员成立志愿服务队……一路走来,李霞感言,驻村帮扶,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村民,对自己是一次有益历练。目前,城乡差距仍存,下步实施乡村振兴任重道远。田里蓝图已绘就,她愿继续服务百姓。

  ·黎小强·

  陈辉:今天永远比昨天做得更好

  1月2日下午3:00,新年第二天,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和路6号,冬阳暖照下的黄山市佳成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没有了往日里生产加工的喧嚣,工人放假两天。然而公司法人陈辉却照例在厂里“上班”,在他所在的数控弹簧生产车间,“团结、奋斗、进取”红色大字的企业标语催人奋进。

  时光倒回到2020年7月7日早晨5点,50年一遇的洪灾肆虐歙县,佳成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进水达2米多深。“你看,水渍还在。几十台先进设备进水,半成品、成品同时被淹,损失近千万元。”说到180天前的那一场洪水,陈辉指着车间里清晰的水印说道。“我2001年开始办企业,一直以来都是顺风顺水,这是第一次遭受打击。”

  佳成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专业生产和销售各种电脑、电子、家用电器、仪器仪表、汽车开关等工业用弹簧。公司虽不大,但效益很好,产品供不应求。产品主销国内上海、浙江、广东等地,格力、美的、万宝、长虹等家电企业及我市的昌辉电器均由佳成公司供货,2019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

  陈辉说:“一场水灾,虽有损失,却也加速了企业提高设备机械化、自动化率的脚步。水灾后,我们干脆淘汰了一批落后的‘老爷机’,利用政府发放的购买新设备的补贴贷款40万元和自筹资金,更换了国内先进的机器设备,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今天永远比昨天做得更好”,这是佳成公司的企业精神。“2021年,企业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开拓更多市场,尤其是国外市场。力争实现产值2000万元,跨入歙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列。”说到新年目标,陈辉浑厚的声音坚定有力。·程向阳·

  王海燕:带着600年松萝茶再起航

  “对每一位松萝人来说,2020年是攻坚克难、挑战自我的一年,是化危机促发展的一年,也是彰显松萝人团结奋进的一年。”新年伊始,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股份公司总经理王海燕在回顾2020年时如是说。

  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股份公司历经二十六载,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集茶叶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科研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连续多年蝉联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和安徽省民营企业进出口创汇五十强企业。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王海燕记忆犹新。王海燕告诉记者,松萝茶业根据统一部署,积极宣传、精准施策、从严防控,在切实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抓好复工复产。7月的一场暴雨,公司茶园基地道路因山洪塌方,部分厂房漏雨造成损失,公司抓紧安排人力物力抗灾自救。

  在王海燕的带领下,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股份公司在2020年化危为机实现创新发展。2020年1-11月,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其中自营出口创汇1717万美元。纳税547万元,同比增长28%。预计全年综合效益和利润与去年基本持平。

  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在质量提升、科技创新、市场开拓、品牌推广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茶产业。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及溯源基地管理,不断优化Let Tea Talk(让茶叶品质说话)。坚持科技创新,结合市场需求创新适销对路产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带动农户增收。升级改造生产线,成功研制松萝茶、红松萝、茉莉花茶、桂花茶等多个新产品,形成外销产品6大系列近千款产品。先后赴广州、上海、杭州、西安、北京、北非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法国、德国、美国等多地开展品牌推广、产品展销活动,开拓欧美及特种茶销售市场,塑造茶叶文化品牌,以内贸外贸、线上线下两条路并走之路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以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实现跨越式发展。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我们将继续做强做优茶产业,练好内功、规范管理、整合资源、创新营销、精准投入,为实现战略目标进入IPO打下坚实的基础。”王海燕说,2021年公司将力争更上一层楼,借助资本市场杠杆,携手战略合作伙伴,加大股权激励,整合多方优势资源,提炼品牌精髓,准确市场定位,不断研发新产品,创新营销模式,扩大市场份额,希望朝着百年企业百年品牌打造同时,借助“一带一路”茶叶资源通道,600年松萝茶再起航,助推安徽茶叶走向海外市场。

  ·汪 悦·

  路任群:我们有责任让百年老店开出新花

  老远就闻到了一种特殊的“臭味”,循味上楼,路任群正将一块块光滑的鹅卵石从木盆中取出,这是他腌制的又一批次臭鳜鱼。

  “刚腌制好的臭鳜鱼有一股独特的味道,只有这股味道散发出来,鱼才算真正完全发酵好。”路任群告诉记者。

  1月2日,位于屯溪老街151号的新苏老徽馆老板路任群和儿子路志谦正在腌制和塑封臭鳜鱼。2020年的一场疫情,以游客为主的老徽馆餐饮遭到重创。路任群父子尝试起了餐饮+产品的路子,利用亲手腌制的正宗的徽州臭鳜鱼,延伸产品链,微店销售、扩大营收、实现自救,酒店逐渐恢复元气。

  “新苏老徽馆”创立于1876年,前身为“新苏徽面馆”,创始人为在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徽馆名厨路文彬。路任群父子分别是新苏老徽馆的第四代和第五代传人,为传承徽菜,2002年,在当时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路任群毅然决定在屯溪老街开办徽菜馆,店名沿用了祖上使用的“新苏”字号,2005年举债买下老街151号店铺,正式经营起“新苏老徽馆”。

  多年来,路任群以传承徽菜传统魅力为己任,吃苦耐劳、开拓进取、发扬不屈不挠的“徽骆驼”精神,以质兴店、诚信经营,门店逐渐成为屯溪老街经典徽菜的展示窗口,先后获得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菜)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徽菜大师”“高级厨师”等荣誉。

  2021,新的一年,路任群又有新动作。投资50多万元、位于安庆市倒扒狮古街的新苏老徽馆安庆店有望在春节前后开业,他的女儿路碧珍将和他儿子路志谦当年一样改行成为该店的掌门人。“作为徽菜传人,我和我的子女有责任让新苏老徽馆百年老店开出新花,让徽菜名店发展壮大。”

  ·程向阳·

  江鑫根:好日子过得像以前梦境里的一样

  贫困户老江的一天,是从凌晨4点开始的。

  寒冬的清晨,冷风飕飕地吹着。老江穿上厚厚的棉衣,稍作收拾便骑着电动车赶往儿子开的鲜奶店,搬上刚刚到货的鲜奶,按照熟悉的线路挨家挨户送去,风雨无阻。

  早上八点左右,送完最后一瓶奶,老江顾不上休息,赶紧去自家的虾塘看一眼,再给猪圈里的老母猪喂上新鲜的吃食。“估计明年三月份,老母猪就要下崽了,这段时间可要好好养着!”老江的脸上,挂着期待而满足的笑容。

  50多岁的江鑫根家住徽州区岩寺镇石岗村小岩组,曾是村里日子过得最艰难的家庭。几年前,孩子还在上大学,母亲重病瘫痪在床,欠下了一大笔债,妻子因患严重的高血压也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由于没有较好的致富技能,加之家中离不开人,江鑫根只能靠着种地和打零工维持生计,尽管每天早出晚归,忙得脚不沾地,日子依然过得捉襟见肘。“那时候身上压着债,我都愁得睡不着觉!”江鑫根说起从前的苦日子,仍然历历在目。

  2014年,江鑫根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镇、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来到了他家促膝长谈,和他宣讲国家的各项扶贫政策,从思想上激发了他发展的信心和动力。经过一番思量,江鑫根决定通过养殖业改变窘迫的生活。说干就干,他将自家的三亩地改建水塘,搞起龙虾养殖。没钱买虾苗,扶贫干部就主动上门,帮忙牵线搭桥,让他以赊账的形式拿下了第一批虾苗,等到龙虾上市回本后再付钱。同时,闲不住的江鑫根还主动和扶贫干部沟通,想发展生猪养殖。为此,扶贫干部们积极帮他对接皖南花猪企业,领到了免费的小猪崽,在水塘边搭起简易猪圈,开始了小规模的生猪养殖。

  考虑到江鑫根的困难,村里还为他安排了光伏项目维护、村道保洁等公益性岗位,一年有6000元的稳定收入。再加上自己打零工的收入,一家人的日子总算是看到了希望,江鑫根常年紧锁的眉头逐渐松开,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作为一个最普通的老百姓,如果不是扶贫政策的帮扶,我可能还扎在穷堆里,爬不起来呢!”江鑫根回忆起当初,扶贫干部隔三差五上门慰问,为他争取各项扶贫政策,鼓励他重振信心,指导他发展养殖产业,还为他介绍工作,帮助他渡过难关。如今,一家人的生活逐渐走上了正轨。“现在的好日子,简直像以前梦境里的一样!”江鑫根满足地笑了! 

  ·朱西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版·广告
   第05版:万家灯火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8版:一周网事·我要说
每个人都了不起
黄山日报特别报道06每个人都了不起 2021-01-04 2 2021年01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