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10月26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徽州区:产业兴村 山欢水笑

  □ 叶有辉

  金秋时节,行进在徽州区的田间地头,新气象扑面而来——优质稻谷丰产丰收,“米袋子”更加充盈;生态农场果蔬飘香,“菜篮子”更加丰富;乡村旅游持续走俏,服务品质不断提升……特色产业迎来了硕果累累的丰收季。

  近年来,徽州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坚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同部署、同落实,立足皖南山区资源特色,持续开展“乡村振兴提升年”“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推进年”活动,紧扣绿色生态发展定位,下好“绣花”功夫、做好精准文章,发展特色产业,突出绿色减贫,一幕幕在奋斗中追求幸福的脱贫故事,汇聚成我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绚丽篇章中最温暖的一页。

  绿色扶贫谋振兴

  采访

  手记

  跟随采访小组蹲点一个个贫困村,走访一家家贫困户,眼前是修葺得整齐干净的村庄,完善的基础设施,远望是碧绿的山林,金色的稻田,映衬着贫困户脱贫后的一张张笑脸,徽州大地的乡村充满着活力和希望。

  近年来,徽州区立足绿色生态优势,因地制宜把准产业指向,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关键任务,依托中国茶业百强县、中国蜜蜂之乡、安徽香榧之乡资源优势,大力推广“四带一自”模式,不断创新特色种养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红色旅游,同时将“双基工程”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部署,扎实推进全区绿色扶贫。2014年以来,全区累计批复实施扶贫项目419个、投资1.28亿元,落实到户措施23639条,户均措施12.5个。2019年全区12个出列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34.6万元,并成为农业特色产业专业村,5个贫困村获“一村一品”专业村认定。目前,全区正以消除绝对贫困为新起点,借鉴脱贫攻坚经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个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徽州乡村正在崛起。 ·祁 俊·

  精准发力 真情帮扶助脱贫

  “呀,小纪来了呀”“小纪吃过饭了没”……国庆节前夕,岩寺镇临河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纪良丽像往常一样到贫困户家走访,一路上,村民热情地同她打着招呼。

  来到贫困户江继文家中,老人家正在忙着喂猪,看到纪良丽到来,立马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了上来。

  今年71岁的江继文肢体残疾,且患有食道癌,前些年四处寻医看病,花了不少钱,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他,只能和妻子相依为命,生活一度十分艰难。纪良丽到村后,经常主动上门探访,嘘寒问暖,为他们报销看病费用奔走。看到老人家中条件不好,纪良丽又多次上门,送主意,送技术,想方设法鼓励他发展产业改善生活。在纪良丽的建议下,江继文从2017年开始在家养殖生猪,从最初的一两头发展到今年的18头,日子变得宽裕起来。

  “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这是庄严承诺,更是嘹亮号角。徽州区坚持以村为主战场,把脱贫攻坚作为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之举,构建起全区抓扶贫一盘棋格局。在“单位包村、干部包村、县级领导联系村、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包村”的“双包双村”工作机制上,坚持周调度、半月暗访、季度通报、每月帮扶、业务测试和激励关怀,建立问题清单、职责清单、政策清单、任务清单,确保责任明确、任务明晰、运行科学。

  随着一套立足实际、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考核体系等顶层设计落地落实,徽州区56个帮扶单位,1265名帮扶干部,130名驻村干部一条心、一股劲,以实际行动兑现铿锵誓言,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产业支撑 幸福生活节节高

  秋日晴空如洗,在潜口镇坤沙村大文山家庭农场,养殖大户胡明芝正在帮助村民张先进打包客户新订购的土鸡蛋。

  张先进是呈坎镇容溪村的村民,幼年时因病造成双耳失聪,被鉴定为听力语言一级残疾,2014年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他利用创业补助资金办起了生态养殖场,尝试养殖土鸡,第一批500羽鸡苗就是从胡明芝这里购买的。

  “胡明芝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张先进告诉记者,在养殖过程中,自己经常向胡明芝请教,有时还会请他帮忙销售、采购饲料,3年过去,张先进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养鸡能手,成立了自己的“土山沟”品牌,销售土鸡、火腿、笋干等农产品。2019年,张先进仅养殖一项,收入就达到了4.2万余元。

  “算不上是带动群众致富,只能说是帮大家搭桥牵线、分享技术经验。”胡明芝谦虚地说。2015年,胡明芝率先在村里发展养鸡产业,通过远程电教等平台学习养殖技术,鸡肉、鸡蛋上市后因为品质优良而受到市场欢迎,联系购买的人越来越多。见到了效益,想要加入养殖的村民越来越多,胡明芝也总是不吝赐教,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为乡亲们提供指导,并优先吸纳贫困户到农场务工就业,增加贫困户收入。在他的示范带动和技术帮扶下,土鸡养殖成为坤沙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3月,坤沙村与大文山家庭农场合作实施“小金鸡”产业扶贫项目,通过坤沙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10余亩,用于扶贫“小金鸡”养殖和蔬菜种植,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每年所得利润的6%用于贫困户分红和贫困人口公益性岗位工资,其余为村级集体经济收益,预计受益贫困户23户,户均增收1000余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收6万元以上。

  金鸡唱响致富歌,产业拓宽扶贫路,幸福的笑、帮扶的情,成为徽州区脱贫攻坚大潮中动人的浪花。

  不仅仅是坤沙村,随着“四带一自”“三有一网”产业扶贫模式深入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在徽州区遍地开花:山口、篁村、容溪等村建成3500亩香榧基地;坑上村建成2800亩油茶基地,成立村旅游公司发展旅游电商,年销售额超30万元;呈阳村成立全市首个皖南花猪养殖合作社,实现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张村发展中蜂、泉水鱼等特色养殖,户均增收2500元;竦塘村发展小黄牛养殖上千头,项目选得准,百姓齐夸赞;西溪南村农副产品保鲜库项目、绿色优质稻临时存储及烘干基地相继落地,乡村旅游带动4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9000元……

  一项项扶贫政策提振信心,一家家合作社落地生根,一个个基地项目盘活闲置资产,徽州区特色产业实现了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种植、养殖、加工、光伏、电商、旅游六位一体的绿色产业格局。今年1-9月,全区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2384.195万元,其中12个出列贫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平均达到34.1万元。

  照片由徽州区委宣传部提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时事·广告
   第04版:专版
   第05版:影像力
   第06版:一周网事·我要说
   第07版:万家灯火
   第08版:专版
徽州区:产业兴村 山欢水笑
脱贫攻坚心声墙
电商扶贫让农产品出山进城
黄山日报专版08徽州区:产业兴村 山欢水笑 2020-10-26 2 2020年10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