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校园·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2月2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陶行知先生成功的启示

  □王政权

  近日,笔者又翻读了陶行知先生的书籍,吟唱他贴近大众通俗易懂的儿歌,揣摩他无限眷恋洋溢友情的家书,研究他富含哲理启迪民智的教育思想,畅想他忧国忧民报效国家的满怀豪情,我细想着陶先生成功的启示,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成长中的有力团队

  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每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和什么样的人交往,往往就决定了其人生的高度。不同的圈子,视角是不同的,思想觉悟的境界也就不同。综观陶行知的一生,对其形成生活教育理论与开展各种教育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归为三大群体:江浙教育前辈群体、哥伦比亚大学师友群体、共产党人学生群体。可以说,这三个群体对陶行知的人生定位、价值取向、理论创新与实践追求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正因为有了这三个有力的团队支持,使他在内忧外患的国内大环境下不受干扰,为着心底的事业勇往直前。

  行动中的独立思考

  任何事务都是需要不断思考的,在不断思考过程中,自然会让事务的发展更趋完善完美。陶行知先生无论是治学、救国、办教育,都有他独立思考的成就。从学医、学文到学市政,然后改学教育,发起组织救国会,游历28个国家和地区,兴办晓庄师范学校等等。在这些壮举的背后,无不透露出他深思熟虑的信息。

  实践中的创新举措

  作为中国一流的教育家,陶行知不是简单地复制国内外传统教育模式,而是积极创新教育举措,发起了七大教育运动: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国难教育、战时教育、全面教育、民主教育,开创性地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他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些理论的提出,独具特色,前无古人。

  理念上的觉悟觉醒

  在陶行知哲学观点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主要经历了由“知行”到“行知”再到“行知行”的过程,是从相信“知是行之始”的唯心主义转化到坚信“行是知之始”的唯物主义,最后形成了“行知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金陵大学让他有了“知是行之始”哲学观的雏形,随后创办晓庄师范学校让他有了认识论上由“知行”向“行知”的转变,直至撰写《行知行》一文,提出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理论。随着他的认知积累,最终实现了由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变成了已经基本上具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学习上的孜孜不倦

  在陶行知政治理念的形成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他是一个大学问家。为了寻求救国救民之道,他广泛涉猎近代西方各种哲学、社会政治学和中国古代典籍,“五四”以后,他又积极接触并接受社会主义思想,开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系统学习和研究,为了能直接阅读马列原著,在50岁后,他还学习俄文。在他的《创造年献诗》中写道:“行以求知知更行,不知直认为不知。遍览已知求未知,以知与人己愈知……”充分说明了他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

  信念上的意志坚定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要想成就事业必须先立志且百折不挠地为之努力奋斗。纵观中国历史,秦始皇抱着统一天下的大志,终于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西楚霸王项羽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越王勾践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些史实都说明了立志及行动的重要性。陶行知之所以成为中国一流的教育家,首先就在于他少小立志要拯救中华,“为中国做出一番大事业来”。正因为有如此人生志向,他先后选择了医药救国、文学救国、政治救国、教育救国,尽管这些行动都是因时而生、依势而更,但始终不离救国之志的“正道”,“不做政客教育家,终生甘为孺子牛”,足可见陶行知的人生志向何等高远,矢志献身教育的意志是何等坚强。

  陶行知先生早就走了,但他给我们树立了既立志立德,又立功立言的典范,也是他成功人生给我们的启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时事·广告
   第04版:广告
   第05版:教育周刊
   第06版:小记者天地
   第07版:小记者天地
   第08版:校园·论坛
陶行知先生成功的启示
正面管教 正确引领
家乡
奇墅湖日出
欢度新春
我得到了机会
竹林即景
电视大战
如画新安江
我家的年夜饭
黄山日报校园·论坛08陶行知先生成功的启示 2021-02-26 2 2021年02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