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7月16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把“无为而治”当作“遮羞布”
  □ 许海兵

  某单位一把手为了所谓的“政治前途”,干工作墨守成规、畏首畏尾,没有明确要求的事一概不沾,没有具体规定的工作坚决不干。乍一看这名一把手挺“讲规矩”,实则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虽然工作干好了是成绩,但干不好是问题,弄不好自己还被问责,又何必去干?”啥也不干,居然还自我标榜“无为而治”。

  众所周知,“无为而治”是一种源于道家的治国理念,这种理念强调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要顺其自然,不做过多干预,达到自我实现。“无为而治”自古以来被很多统治者和政治家所推崇,也取得过很好的治理成效,比如汉初的“文景之治”,至今仍被史学家所称道。

  然而,“无为而治”这套治国理论运用于农耕社会尚可,在今天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国家和社会管理日趋复杂,国际间的竞争全面加剧,“无为而治”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但是,近年来,不少领导干部依旧奉行“无为而治”的思想,甚至把“无为而治”的好经给念歪了,错误地把“无为”等同于“不为”,在工作面前“畏畏缩缩”,大搞“明哲保身”老一套,遇到困难就“调头”,面对群众诉求“绕道走”,看似“讲规矩”,实则懒政不作为。

  实际上,“无为而治”不是不干事,而是倡导执政者不过多干预下属及民众的自我能动性,在统一的法治规范和道德约束下,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概念的理解错误,实际上是为自己找了一块懒政“遮羞布”,就是对甘当庸官、懒官、不为官、太平官的自我麻醉,纯属自欺欺人。

  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靠党员干部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实干。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靠干出来的,不是坐以论道、作壁上观而得来的。无论是面对急难险重的艰巨任务,还是面对复杂多变的棘手难题,都需要党员干部积极工作、主动作为,想方设法去迎刃而解、妥善处理。倘若党员干部意志消沉、被动应付、墨守成规,甚至摆出“为官不为”的消极姿态,即便是再小的问题也不会自行消失,有时甚至会累积变异,产生更大的问题,造成更为恶劣的后果。

  有为就有位,有位必然得有为。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将精力、能力用于干事创业,用于积极主动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中去。党员干部的岗位有所不同,但是为群众服好务、领好路的目的应该具有一致性。正确理解“无为而治”的本意,常怀律己之心、常思从政之德、常念百姓之苦、常存浩然之气,杜绝避事求安的平庸为政、多担干事创业的份内职责。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再次鲜明了“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一些地方党委政府也推出容错纠错机制,皆为党员干部敲响了消极懒政和怕担责任的警钟,并旗帜鲜明地鼓励创新与开拓进取。各级党员干部必须从内心端正态度,培养敢于担当的自觉,不断涵养面对任务勇挑大梁、面对矛盾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挺身而出的冲劲、闯劲、干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理论
   第04版:公益广告
把握发展理念 打造国际小镇
浅谈如何提升地方文化自信
党组织的力量在于建设
发扬实事求是精神,做好调查统计工作
莫把“无为而治”当作“遮羞布”
黄山日报理论03莫把“无为而治”当作“遮羞布” 2018-07-16 2 2018年07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