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5月28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凫坑村:深山奏响致富歌
  □ 本报记者 殷元元

  提起位于祁门县东南部的凫峰镇凫坑村,可能很多人的脑海里浮现出的是“贫困村”的标签。然而,5月23日,初夏的一天,记者走进凫坑村,感受到的却是曾经的贫困村华丽转身后的振兴力量。

  凫坑村虽然距离祁门县城有46公里,但省道渔瑶线穿村而过,交通比较便利。村庄环境优美,物产丰富,新安江上游的率水河蜿蜒流过,滋润着两岸13个村民小组的2200余户村民。“和祁门大部分的村一样,茶叶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17年农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57万元。”村委会主任朱玉平告诉记者。

  而和祁门县大部分的村不同的是,凫坑村的茶叶不是众所周知的红茶,而是凫绿——“屯绿”中的极品。正是这样的资源优势,2016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凫峰镇以及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依靠12万元的扶贫专项资金,村里创办了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到今年3月底,已顺利出圃‘红旗一号’优质茶苗65万余株,很是畅销,收回售苗资金19.6万元。”朱玉平介绍说,“而在这之前,村里的集体经济一直都只有镇上一个店铺出租的0.8万元。”

  2017年,集体经济实现9万元的凫坑村顺利“出列”,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我在市经济开发区工作的时候,与浙江天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交流时发现,凫坑村的生态环境和他们公司在临安的铁皮石斛基地环境很相似。所以我们就邀请天目公司来村里考察。”汪卫东又开始谋划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老百姓致富。汪卫东现任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市经开区社会事务局局长。

  2017年8月,运用第二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浙江天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资金、技术支持下,加上村民自筹部分资金,村里成立了凫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村集体占股53%。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同时还建立了一期17亩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石斛苗是天目公司提供的‘天斛1号’,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保护证书,品质很好。而且天目公司还负责日常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并按市场价格回购成熟后的石斛鲜条。”汪卫东介绍。

  记者在石斛基地大棚里看到,经过大半年的精心培育,目前铁皮石斛长势良好。“我们现在很看好这个项目,预期年收益能够达到150万元,不仅能给集体经济增添后劲,还能带领村民致富。”汪卫东说,该项目在前期建设时已经带动13户贫困户受益,最高的一户受益达4000多元。

  “接下来我们还准备和天目公司进行深度合作,成立铁皮石斛合作社,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以及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吸引更多老百姓种植铁皮石斛,真正让这种‘仙草’成为村民致富的‘黄金草’。”汪卫东信心满满地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理论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版
   第06版:专版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第09版:专版
   第10版:专版
   第11版:专版
   第12版:专版
   第13版:专版
   第14版:专版
   第15版:专版
   第16版:专版
   第17版:专版
   第18版:专版
   第19版:专版
   第20版:专版
   第21版:专版
   第22版:专版
   第23版:专版
   第24版:专版
全国政协考察团来黄考察乡村绿色发展
把开放的大门打得更开
孔晓宏会见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一行
歙县“开足马力”整治全域环境
我市十条旅游风景道重磅亮相
阳光体育 青春飞扬
图片新闻
凫坑村:深山奏响致富歌
报头
黄山日报一版要闻01凫坑村:深山奏响致富歌 2018-05-28 2 2018年05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