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散花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1月07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年与诗
  □ 韩浩月

  一位主播在网上搜到了二十多年前我写的一首诗,并朗读了出来,朗读的音频在某个夜晚被我偶尔搜索了出来,于是,前网络时代的分行文字很神奇地在多媒体时代焕发了一次生机。我把这首朗读作品转发到了朋友圈,许多朋友点赞。

  放在前几年,是不太好意思把自己写过的诗,堂而皇之地示众的。今年不一样了,总想写点分行的文字,哪怕写完了要藏着掖着,扭捏着不想发表出来给人看到,等到某次喝点酒后,冲动之下再把它贴出来——中年人写诗怎么啦?鄙视诗人的时代算过去了吧。

  写诗具有神奇的“蝴蝶效应”,有朋友看了我写的,转身就把自己写的旧诗歌也贴了出来。我的一位多年老友,十分起劲,最多的一天给我发来四五首新写的作品。当我赞叹他的产量的时候,他的回答是,“都是你闹的,想拼一下”。拼诗,这种带着少年意气的事,发生在中年人身上,还真是蛮少见。

  不久后的一个晚上,一起吃饭的五位朋友,数了数竟然有四人写过诗,而且现在不约而同地恢复了经常写诗的习惯。几杯酒之后,一位朋友拿出手机开始朗诵他的诗,情绪很激昂,朗读很投入,幸好饭馆里没什么人,没引起围观,倒是服务员饶有兴趣地拍了几条短视频发到抖音上去了,估计配的说明文字是:瞧这几个傻瓜在读诗!

  在公共场合读诗,是比较稀罕的一件事了。以前我认识一位诗人,每次喝醉后我顺路送他回家,坐在公交车或地铁里的时候,他好几次拿出一本诗歌杂志,当着众多乘客的面朗读。北京公共交通上的乘客见多识广,没把他当回事,各自打盹,要是放在现在这个短视频流行的时代,他早就被上传到网上接受网友们的审阅了。

  人到中年,为什么又喜欢写诗了?这个问题值得好好思索。要知道,这可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中年是与诗隔得最远的年龄。尤其是经常刷屏的公号文,把中年描述得无比沉重、沉痛,而且有“污名化”的嫌疑。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写诗算是一种反抗。其实在对中年的诸多定义当中,还有一块宽阔的空白地带,那是中年人的心灵自留地,栽花种草写诗歌,随意自在一些就好。写诗起码能表明,大家还是愿意用这个过时的办法,来表达自己可能并不愿意为人所知的内心世界。

  中年写诗,有怀念少年心境的动机。在青春期,能有一段写诗经历,会是人生宝贵的记忆。写过诗的人会知道,那些现在看起来无用的文字,曾经给自己带来过不小的帮助。诗是漫长空洞青春岁月里的一棵长势旺盛的大树,可以让脆弱的心灵避免遭遇残酷现实的曝晒。诗也是一间简陋但却充满安全感的心灵避难所,当年轻人对外界产生无望情绪的时候,起码还可以躲进诗里,与自己的影子交谈。

  当然,中年写诗,更是为了创造一个与自己灵魂对话的契机。想想看,你有多久没有与自己对话了。不是不想,是没有时间与空间。但写诗,会给拥挤、闭塞的中年生活,强行打开一个窗口,让风吹进来,让心短暂地安静下来。写在手机记事本的那些句子,不再笨拙,也不再讲究雕琢,而是心境的自然流淌。这个年龄,你去和谁倾诉呢?打开手机写几句,是多么好的倾诉方式。

  中年写诗,会被嘲笑吗。不用担心这点,因为大家压根没有工夫去嘲笑你,人们的注意力都在别的事情上,你写几句东西发在朋友不多的朋友圈,压根算不上什么值得关注的大事。但对你个人来说,这是大事,这意味着积累了一二十年的话,终于找到了一个出口,诗是多么好的外衣,它帮你宣泄,也帮你隐藏,你用诗制造着迷局,带着只有自己能懂的喜悦。你收集着那些勉强可以留存下来的句子,小心翼翼地积攒下来,它们会是一笔可供老年时配酒的菜肴。

  最近开始拉拢更多的中年朋友写诗。被拉拢者也没有觉得羞赧,多是痛快地被拉下了水。有可能的话,没准还能成立一个“XX诗会”,夏天的时候到河边读读诗。这样的事又不是没干过,记得2002年的时候,曾经和二十来位朋友到树林里开诗歌朗诵会,大家有骑自行车来的,有骑三轮车来的,还和树林里摔鞭子的大爷、跳舞锻炼的大妈抢过地盘,结果被一群大爷大妈赶到了一边……那时还年轻,总觉得这样的聚会可以长久,但转眼间十多年过去,却再也没有类似的聚会。这十多年是怎么过来的?真是令人唏嘘。

  自媒体上的读诗平台开始多了,各地新年在书店等文化场所举办的朗诵会也多了,感觉诗又重新在人们的公共生活中回暖。这是多么好的事,还没写或者还没读诗的中年人,要赶紧行动起来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散花坞
   第04版:公益广告
黟县:世绝风雅满园秀(组诗)
寒来千树薄
黄山美名天下传
西溪南
古人经典读书法
西溪南的枫杨林
中年与诗
冬天的河
黄山日报散花坞03中年与诗 2018-11-07 2 2018年11月07日 星期三